媒体文章
书信正淡出贵阳人生活
发布时间:2006-07-20
2006-06-06《贵阳日报》
十年前,和朋友道别,常把“写信联系”挂在嘴边。而今,取而代之的是“有空打电话”或是“‘伊妹’联系”。记者日前从市邮政局获悉,目前贵阳人年均信函量仅7封。曾是人们重要交流方式的书信,似乎已经不再是贵阳人“情感传递”的重要纽带,“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选择书信交流不到10%
记者近日面向我市高校学生做了一番调查,受访的50名大学生中,选择手机短信、上网聊天甚至博客发帖等方式进行“情感传递”的占90%之多,选择传统书信交流不到10%。据某高校收发室的老伯介绍,前些年,他在的收发室每天收到400多封教师和学生的私人信件,如今一天平均只能收到50封左右。
在随后的街头随访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仍在以“两地书”的形式,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一位73岁的吴老先生说:“我已经6年没写过信了!”
从事会计工作的秦女士说:“家里不要说没有信纸、信封和邮票这些东西,就连笔都不太多。就像前几天,我要记个朋友的电话号码,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支好用的笔,最后还是记在了女儿的电脑里。”对人们书信交流减少的现象,她认为,这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用电脑确实比写信简单方便得多。
全市年人均信函量7封
市邮政局运营部杨主任的记忆里,贵阳信函业务的高峰出现在1999年和2000年,“那时候,每年的信函量都能达到6000或7000万件,此后就一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据统计,2005年全年,贵阳市信函量总计2132.5万件,相比2004年下降16.2%,仅2005年12月,就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54.7%。根据邮政局测算,近年来,贵阳市年人均信函量仅7封,而且其中各类传递商务信息的“商函”比重较大,用于民众通信的“民函”比重较小。
据了解,在近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年人均信函量排名中,贵州名列第25位,仅略高于西藏、宁夏、青海、新疆等几个省。而2004年美国年人均年信函量超过700件,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年人均信函量也很高,譬如2004年北京市年人均信函量是80封、上海是51.5封、深圳是40封。
一封家书抵“万金”
面对私人书信正在从贵阳市民生活中的逐步淡出的现状,我们不禁要试问:书信真的已经没有其存在的价值了吗?
贵州省收藏家协会何小龙副会长表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书信为战国末期的木简,是秦朝士卒写给家人的两封家书。书信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此外,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作者的书信,记叙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万象、民俗风情、重大事件,这样的“民间记忆”可以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可以使历史更加鲜活。
“今年春节,我代表贵州省收藏协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鉴宝》的特别节目,明朝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写给岳母的一封家书,最后的鉴定价是380万,因为这封信的内容和书法,都是研究这位书画大家的重要佐证,真可谓‘一封家书抵万金’呀!”何小龙认为这个例子可以佐证他的观点。
市邮政局有关专家也指出,中国的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鲤鱼传书、木鹅载表、风筝传信等典故曾经成就了无数传奇佳话。经过漫长的文化沉淀,书信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传递信息功能,它把人们的情感凝固成物质的存在,可超越时间的限制,既有艺术含量,也有保存价值,这是其他通讯工具无法替代的,应该说,书信还是一种必须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
倡导全民抢救家书
据了解,目前我市一些相关部门、组织等,都已经主动承担起“抢救家书”的社会责任: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已经得到了贵州省收藏协会的积极响应,该协会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发掘民间书信收藏者,收集整理贵州民间家书文化;近期,贵阳市邮政局也将和团委等部门联合主办全市少儿书信大赛,激励孩子们要多提笔写信,目的就是要倡导将书信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市邮政局运营部杨主任介绍说:“去年我们去江浙一带考察时,发现那里的人们十分重视家书,譬如一位大款父亲最恨在外读大学的儿子给自己打电话,要求他必须每月给家里写信,因为‘见字如见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肩负起的责任”。
(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