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张颐武支持设立汉字节
发布时间:2009-04-21
“汉字节”值得倡导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晚报记者赵李红) 4月7日,本报编发著名作家蒋巍倡议,为4月23日世界图书日增添中国色彩——建立汉字节的报道后,读者支持的反馈热烈。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郭锦桴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赵明德副教授联名致电本报,赞同作家蒋巍的倡议,并发来设立汉字节的联名倡议书——以汉字节为汉字树碑立传,提升国人文化自豪感,同时建议汉字节的时间可定在甲骨文发现日。并对汉字节的具体内容提出开展多项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具体设想。
郭锦桴和赵明德都是教对外汉语的老师,都是搞汉字研究的,因此十分关注母语教学。他们认为:“在当前重视外语轻视母语、母语滑坡、社会浮躁的今天,在他国他地要给汉字申遗的今天,世界正在掀起‘汉语热潮’,我们要大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今天,尤显重要。汉字节,将大大增强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我们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郭锦桴教授和赵明德副教授的倡议书表示:“汉字顽强地跨越5000年历史,汉字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汉字的功劳,怎么说都不过分,实在应该给它树碑立传,创设它的节日——汉字节。让国人永远地记住它,纪念它,彰显它。”
两位教授同时提出汉字节的时间可定在甲骨文发现日。因为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成批的系统的古文字。是它开始系统地记录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值得纪念。
关于汉字节的内容,他们也提出了具体方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如:研讨汉字的考古新发现;汉字的丰功伟绩;汉字的历史地位;汉字的应用;汉字的传播;汉字的教与学;汉字的现代化;汉字走向未来等等。汉字的文化活动包括:汉字的悠久历史展;汉字书法艺术展;汉字雕刻艺术展;汉字服饰展;汉字影视展;汉字舞蹈艺术展;汉字教学成果展;识字比赛;写字比赛等等。将成为“中国所有文学艺术门类的狂欢节”,成为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社会应用工作者们的狂欢节,成为全中国人民重要的独特的文化节日,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母语文字、热爱母语文字的节日,成为全世界华夏儿女重要的文化节日。
观点:张颐武(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近,有论者在《北京晚报》倡导“汉字节”,我以为这确实是个好的建议,无论叫“汉字节”还是“汉字日”,这种对于中国和东亚的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汉字,当然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遗产,也是今天还活在我们中间的书写方式。它既有历史的传承和延续的意义,也有当下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征,也是中国人民创造的独特的书写的方式,它也对于中华文化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是东亚各国人民共同对于人类文化的贡献,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宝贵的一部分。今天,中华文化面临着“走出去”的重要的课题,也面临着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本土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的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于自己的书写方式汉字的珍重和爱惜,也需要我们对于汉字的历史和沿革有更多的了解。汉字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生命的表达方式。因此,对于汉字文化的宣传和对于中国式的书写方式的倡导依然是守候自己的文化记忆的同时创造自己文化新的未来的需要。
这里,“汉字日”或者“汉字节”既是知识的传播,也有相当的实践性。随着电脑的普及,过去人们常说的“字是出面宝”,也就是通过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他的性情和修养的传统的书写已经面临着实用性的巨大的挑战。汉字的书写开始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虽然还使用汉字,但传统的书写工具和传统的书写方式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汉字在现代以来经历了两次书写工具的巨大变革。一次是硬笔取代了软笔,这次变革在整个二十世纪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于书写的理解,也使得书法艺术变为了毛笔存在的理由。毛笔退出了日常生活。另一次就是电脑的普及,带来的汉字输入方式的变革。这使得笔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淡化。两次变革都带来了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书法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的变化。写字的传统境界受到了冲击。我们应该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也珍惜和传承我们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汉字节可以让我们体验和了解传统的书写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汉字当然也经历了简化字的变化。最近,对于“简化字”的争议相当热烈。但其实汉字的简化也是历史的趋势。目前使用的简化字多数都有传统的渊源,在现代以来的汉字简化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今天的简化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的影响,如新加坡就使用简化字。因此,简化字也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现代中国值得珍重的重要文化资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的多数文献是以简化字来写作的,而且古籍文献多数也都有了简体字版,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也不能一笔抹杀。同时在文字的电子输入中,繁简转换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当然繁体字自有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但其实和简化字并没有绝对的断裂,而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的不同的方面。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使用简化字,在诸如古籍和文献的整理和书法艺术等特殊的领域里给予繁体字空间,让一般人能够“识繁用简”,其实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合理的路径。简化字当然也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汉字历史发展的一个部分,我们既要高度尊重传统的繁体字具有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功能和作用,也要高度尊重简化字的现实的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代的传统。其实,今天主张废除简化字的意见,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理由和思考,但其实是对于这样的历史脉络缺少必要了解导致的文化焦虑的结果。因此,“汉字节”也会让人们对于汉字发展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汉字文化的独特的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珍重中华文化的传统的同时,对于现代中国的先驱者普及文化、发展文化的努力也有更多的理解。
当然,“汉字节”的重要意义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的创造,了解东亚各国人民对于汉字文化的重要的贡献。以一个“汉字节”或者“汉字日”的方式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是今天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对于人类共同文化作出贡献的一部分。
我以为,在“世界图书日”的活动中,添加来自中国文化的“汉字日”的内容,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会让我们在热爱阅读的同时,也热爱我们自己的书写方式好表达方式,热爱我们的母语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