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春秋/

侨批:独特的文化遗产 ( 中国侨网 )

发布时间:2006-06-15

                      中国侨网2006年04月18日 17:03
  中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自去年清明节期间启动,至今已一年。今年清明节期间,在这个寻根的时节,对过去侨胞的家书进行保护收藏,引起人们关注——从鸿雁传书到鱼传尺素,人们对家书寄予了绵绵不尽的眷眷深情。书信迢递,千里共圆缺,家书抵万金。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
  万里孤云,羁旅天涯,游子像风筝,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今年清明前后,许多海外侨胞纷纷回到家山祖地谒祖,未能回乡的,则寄来家书表达思乡之情。海外华侨的这种书信方式,史学上称之为“侨批”。
  “侨批”的历史渊源
  闽南话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经营“侨批”的民间机构则为“侨批局”,也称“侨信局”或“批局”;负责收送“侨批”的人则叫“派批员”、“批客”或“批脚”。
  “侨批”出现于清朝末年,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的闽南、广州等一带大批百姓出洋谋生,他们打工攒钱后要寄钱回乡,而当时金融和通讯业并不发达,“侨批”便成了海外华侨给国内侨眷寄钱和家信的途径。
  19世纪上半叶,随着银信的增加,一些较为富裕的“水客”(负责递带“人、信、财、物”者)或侨商便开设了专门机构——侨批局。侨批局在1928至1937年进入鼎盛时期。1938年3月,闽南侨汇中心由厦门转移至泉州。
  从1871年泉州安海出现了第一间侨批局,到1976年正式并入中国银行,近百年的“侨批”成了华侨与侨眷重要的情感纽带,也造就了中国侨乡独特的“侨批”文化。如今退出历史舞台的一枚枚“侨批”已渐渐被人淡忘,但它们仍然生动地记录着活生生的华侨移民史、创业史,也是那个年代金融史、邮政史的重要篇章。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侨批”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
  “侨批”的送达过程
  烽火连天的年月,天各一方,前途未卜,全凭一封封家书往来穿梭织补精神破损的洞子。和平时期,家书同样珍贵,奔波的旅人,赶考的学子,风尘荏苒,一去数月经年。更有茕茕苦守的妻子织成锦字回文,织进了寂寞忧伤,寄去思念期盼。而“侨批”更能让人解读到什么是“家书抵万金”。
  “侨批”的送达过程十分复杂,侨批馆(后改侨批局)必须定期收集、解送、投递“侨批”,并在“侨批”封正面写上国内收信人地址、姓名、寄钱币种数及南洋寄信人姓名。背面则盖国外侨批局图章,并在信封上写上编号、设簿登记;同时列出清单,附在“侨批”总包内寄出。而为了减轻重量,节约邮费,当时“侨批”用的信纸一般薄如蝉翼。
  当时的“侨批”通过海路送达侨眷手中,侨眷收信后要马上回信,回信再经“批客”的手,送回侨批局,最后重返寄信人手中。寄信人得知家人已如数收到钱物时,这枚带有“往返”功能的“侨批”才算顺利走完了它的旅程。
  当时大部分“侨批”的共同特点是:体现在海外谋生的游子对家人的无限牵挂,而对自己在外的劳苦却未提及一字。
  “侨批”的收藏保护
  如今,手写的家书渐渐离我们远去,可是家书的文化魅力依然存在。灯光下手写家书的温情,一张邮票千里传情的期待,特别是熟悉的笔体、甚至思念的泪迹产生的恒久不失的情感,是永不会消逝的魅力。家书精品是不可忽略的民间文化遗产。
  “侨批”在家书中更为独特,它不仅体现了海外华侨与国内侨眷间的亲情,更是研究华人华侨历史的宝库。有专家称,“侨批”首先表现出侨批业者高度的诚信精神。虽然批局和“批客”经手侨汇数以万计,却很少发生贪污钱款的事情。不少寄信人没钱寄回家,批局还主动让其赊账。有的信件地址不明、收信人姓名不清,他们耐心查访,千方百计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不少“批客”还为不识字的侨眷写回信。其次,“侨批”反映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货币的流通使用情况,以及币种的更替和金融汇价的变化。其三,“侨批”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侨批”都标有商店的广告和商号标记;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则写上抗日的标语……这些都说明政治、商业广告等已充分利用了“侨批”。
  “侨批”作为侨乡历史阶段的一个特定产物,具有极高的文物参考价值。由于“侨批”都是以纸做的,民间收藏无法达到博物馆的保护措施和统一的管理,很容易被毁坏,同时民间收藏家大多以“侨批”封为鉴赏标准,并不懂得认真研究“侨批”所反映的内容,因此收藏保护“侨批”极其重要。
  广东汕头建有以“侨批”为主题的展馆,而泉州大部分的“侨批”还是以民间收藏为主。中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自去年清明节期间启动,至今已一年了。“侨批”是家书的珍品,于是泉州文史专家呼吁:作为侨乡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研究与收藏“侨批”应引起重视。如果能把“侨批”集中起来,无疑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惠泽后世。(来源/福建乡音)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