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博览/ 手足家书/

北平沦陷的八年

发布时间:2007-06-29

【家书故事】 
    北平,1937——1945,沦陷在日本殖民统治者手中整整八年。刺眼的军刀和太阳旗,这座沦陷的都市,在承受怎样的屈辱?姐弟之间的一封家书,跨越8年情思,诉说着怎样的内心感受?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从此遁入日伪统治的八年黑夜。
    在沦陷区,多数民众生活在缺乏基本人权的困境中,随时而来的杀戮、强奸、抢劫,政治上的“贱民”地位,城市大量失业,无法保证基本需求的粮食配给制度,即使由豆饼、树皮、草根等54种东西制成的“混合面”也无法足量。1943年内,北平有时日均死亡三百人之多。日伪在农村实施保甲制度,农民随时面临着大量服役、摊派和被抓的惊恐。据调查,北平市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分别有户别捐、特务捐、雇夫费、家具费、门牌捐、甲务费、联乡费、报纸费、木材砖费、地亩捐、大车捐、讨伐费、契约附加捐、并团费等。更多的还有敌伪的敲诈,强迫“送礼、慰劳”的负担。
    日本统治者滥发货币导致沦陷区物价飞涨,生活资源匮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日伪用回收的法币到未沦陷区大量收购物资、外汇和金银,对中国人民进行第二层剥削。日本统治者还通过发行公债、强制储蓄等手段搜刮北平民众的大量资金,以支付军费开支。
    由此种种,人民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母亲姜淑章和舅舅姜淮章失去了联系,这一别就是四十多年。这封泛黄的信是舅舅随清华大学南迁留学美国后托人辗转带回来的。当时抗战刚刚胜利,北平刚刚摆脱日伪长达8年的黑暗统治。
    外公外婆过世较早,只有他姐弟二人相互照应。七七事变前,姜淮章在北京清华大学上学。七七事变后,随着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后又迁至昆明。毕业后在清华大学的农研所工作,后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留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任昆虫系教授。母亲则在北京宣武区开了一家小诊所。兵荒马乱,姐弟异地,她的诊所经常遭到汉奸、特务的搔扰。虽然她自己有工作,但因为当时的人们生活很苦,看病出诊经常收不回诊费,再加上苛捐杂税非常多,她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在母亲28岁时,外公在山西被日本人害死,她一人赶赴山西为外公料理后事,其艰难和痛苦可想而知。
    母亲在50年代和60年代一直托人打听舅舅的消息,却一直没能联系上。随着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中美坚冰打破了,我母亲也终于等来了弟弟姜淮章要回国的消息。
    1975年舅舅随联合国粮农组织访华、讲学。那时我母亲已是身患重病,几乎不能说话,从那时起,她每天要坐在屋门口等待。直到她的弟弟出现在她的面前,姐弟二人相拥而泣。
    当时,舅舅用我们自制的木轮车推着我母亲,到位于菜市口的人民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不久,舅舅返回美国,我母亲就躺倒了,再也没能起来,同年11月去世,但她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夙愿。
    舅舅在美国任教时,曾担任国际玉米螟研究协作组主席长达14年,直至退休。
    国际玉米螟协作组是由玉米螟专家和玉米育种专家组成的国际学术组织,成立于1969年,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前苏联以及中国等15个成员国组成。
    舅舅担任主席时,表示希望由中国作为东道国主持一届会议。他的提议,在第13届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决定第14届会议在中国召开。
    舅舅虽然在美国任教,却非常关心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自己的祖国多做一点事情。他多次随学术团体访华,到各地大学讲学,办展览会,出版过多部学术作品,为昆虫学界作出了贡献。
    2005年3月,舅舅在纽约去世,享年90岁。
                                          (窦莲云)
   

    此家书及详细故事已收入民间家书第四辑《抗战家书》(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可参阅。


家书原件: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