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父亲

发布时间:2006-10-23

    家父颜定坤生于1893年,卒于1975年,享年82岁。他老人家离开我们三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姐妹心中,缅怀老人的生前事迹,感慨万千。
    家父十九岁考入津浦铁路车务段学校(在浦镇)后分配到茅村(徐州)电报房,任电报生,直到抗战开始,对干铁路这一行特别钟爱。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铁路员工疏散,不得不离开铁路携家眷回家。
    抗战开始时,我才三岁,为了躲避战争,一家人颠沛流离逃到山东农村(大汶口)和老乡一起住防空洞里,由于我幼小,因饥饿寒冷而常啼哭,老乡怕暴露,不让在防空洞里,于是东躲西藏,生活无着,不得不回到家乡。
    经亲戚推荐,在上海谋到一个小差事,微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母亲在茶叶店里拣茶叶的临时工,两个姐姐帮冯秋萍(编制社)织毛衣补贴家用,勉强度日,直到1945年迎来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家父接到复职通知,这对我们一家该多么的高兴,当时津浦铁路还没有全线通车,家父奉命到宿县车站任站长,谁知上任一年被人诬陷以通匪之名被立即停职。事后得知,因家父常收到解放区的拂晓日报,加平日工作尽心尽责,制止逃亡地主在车站内围攻国共和谈三人小组成员的滋事等由,不得不携家带眷又回到上海,从此又离开铁路。
    回到上海以后,正是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家父工作单位是私营企业,单位解散,父亲失业,不久上海解放,父亲回乡居住,在家乡父母二人相依为命直到生命的最终。
    家父一生坎坷,在旧社会他的才华智慧未能充分发挥,正当年富力强之时,时局动乱,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直到解放以后才过上安定的晚年生活,遗憾的是没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候,没有见到他日夜思念的三女儿。1988年,分别三十九年的三女儿也从台湾来信了,如今,他们的五个女儿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过着幸福晚年生活,女儿们多么希望能和老人家一起分享啊!
    解放以后,父母回到家乡,叶落归根,过起了幸福晚年生活。解放之初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无不鼓舞着老人家的的心,这些感情都在每封家书的字里行间反映出来(这些书信没有保存下来)并不断鼓励我们要努力工作,为建设新中国多做贡献。
    老人家热爱祖国,思想进步,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看报看书,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我们家不是农业户口,没有土地,从土改、农业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时,就帮助当地干部写写算算,深得干部和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乡亲们都亲切得称他为基芳伯。
    我十五岁离开家乡,由于工作关系很少回家,只有封封家书联系着父女深情,这些家书也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弥足珍贵。
    家父曾两次千里迢迢来东海看望我们。第一次是1957年,当他坐上徐州到东海的列车时心情很兴奋,是他对铁路的那份情感,每停一站仔细得看站地记录站名,他把沿途所见所闻告诉我们。第二次是1961年,正是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期,东海县在大跃进时办起来的工厂又下马,我当时就在县最大的国营玻璃厂工作,厂子停办留守。厂地很大,自己种菜、养猪,我父亲来时,把自己养的五十多斤的小猪杀了,自己做豆腐,他见了很高兴。
    父亲在乡下这么多年,令他欣慰的是亲眼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筹建浙江炼油厂,先在镇海炼化,是国家大型企业,那里已不是父亲小时侯的小渔村了。听说还要修条铁路从我家门口经过,更是高兴极了,可见父亲对铁路的发展建设有多关注和独特的感情。
    父亲在乡下的生活是艰苦的,不是农业人口,是非农业人口,但又不属于城市人口,在计划供应时期,就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很多凭证供应物资,在乡下靠我们每月十五元的生活费,以后家到二十五元,艰难度日,从不再向我们多要,自己在门前房后,路边地头开点荒地(十边地)种点蔬菜瓜豆,一来消遣二来自给,生活过得既清贫又充实。老人家平时里事事处处为女儿们着想,从不让她们担心,直到1975年春节刚过,一场冷空气袭来,因年老体弱,而得了重感冒,由于农村医疗条件有限,就此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相依相伴的母亲九年以后也去世了,都安葬在家乡依山傍海的公墓。


家书原件:           


1972.9.13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