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博览/ 敬老家书/

慕兰家书

发布时间:2007-01-17

【谢湘自述家书故事】
    在母亲70寿辰的时候,我们四个女儿为母亲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套三卷五本、长达170万余字的《慕兰家书》。
   母亲不仅爱写信,而且爱写长信,一动笔就是五六页,绘声会色地将所见所闻、家长里短娓娓道来。母亲称,这是受曾国藩影响的结果。
  《曾国藩家书》是母亲喜爱的书之一,其中许多段落,她都能完整的背诵出来。惟恐女儿不解,她写信解释说:
“曾国藩身居要职做京官,距家数千里,非常恋家,言‘无时不思乡土’。他在给父母信中说:‘每接家信,常嫌其不详,以后务求详明。虽乡间田宅婚嫁之事,不妨写出,使游子如神在里门,各族戚家,尤须一一示知’;在给其弟信中:说‘吾每作书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性情也。’因此我每次写信罗罗嗦嗦道东家、说西家,是由读曾国藩家书所悟,想你们嫌烦琐也“。
    她不止一次地在信中写道:“常想提笔给你们写信,一写就是好几张,仍感言诱未尽。惦念是次要的,我理解你们远在万里之外,思念亲人之苦。”同时,她也要求两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妹妹尽量多写信回家。“你们远离故乡,远离家人,应该经常写信,以免老人惦念”,母亲特别强调说:“像曾国藩那样高官,尚且这么重视家书,何况我们小户人家呢?你们不必打电话回来,那样花钱太多,但半月一信,断乎不可少。不然,双方父母均有惦念在心,实有碍健康。”
    在母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我们姐妹几个都养成了爱写信、读信、保存信的习惯,并以此为乐。
    下面刊登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谢湘写给父母的两封信。


家书原件:           


1979.7.24--1


1979.7.24--2


1979.7.24--3

 

 

 

 

 

 

 


1979.7.24--4

1980.12.14--1

1980.12.14--2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